学习二十大精神,情系参战老兵;讲好英雄故事,永铸红色之魂。7月5日,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感怀峥嵘岁月 厚植红色文化”暑期社会实践·红色记忆队来到了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六农场。此次实践成员温雪姣、杨馨宇和刘佳朋等5名同学在指导老师蒙翠平和王峥的带领下前去慰问老兵。
前期,我们联系了唐山市曹妃甸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并为我们实践团队搭建平台,到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关工委六农场中心校五老工作站站长王润清老同志家里去慰问采访。此次活动还得到了六农场党委的大力支持,并择专人陪同。
在社会实践筹备之初,我们做了一系列准备,提前了解王润清老兵的经历。此次实践先确定了采访目的是深入挖掘红色故事,情系参战老兵,永铸红色之魂。为提高实践团队成员采访质量,我们认真设计问题,查看以往资料,不仅仅为讲好英雄故事,更要学习军人精神。
采访当天,我们为老兵准备了一些生活所需的物品。听闻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的大学生要来采访,王爷爷冒着烈日早早村口等待我们的到来。来到家中,映入眼帘的是质朴的小院,整齐地种植着各类蔬菜,屋内简单的陈设,处处彰显着军人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老一辈与青年一代的碰撞,一代人承载两代人的梦,一代人飞扬两代人的青春。
王润清同志,1933年12月生人,1951年8月参军入伍,1951年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红心,积极响应国家抗美援朝号召,应征入伍。是我们优秀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退休后多次为孩子们做过爱国主义教育报告,因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热爱2019年起开始担任五老工作站站长,并多次荣获“曹妃甸区优秀五老工作者”称号。
一身军装,一生军魂,红色记忆队与老兵王润清共同追忆他的故事。王润清老同志为学生们讲述了他的战争经历,介绍了军队的组成、人员编制、纪律约束等各个方面,让学生们受益匪浅、肃然起敬。
王爷爷首先讲述了他十二三岁时,任儿童团团长,带领孩子们唱山歌,巡视村庄。而后讲述了他1951年上大学,被招收进北京炮兵学校,1954年入党,1955年荣获三等功。故事最后,王爷爷谈起他成为指导员、副营长、营长的这一路的艰辛,以及他退伍之后再次投身于家乡乡村建设,坚守初心,方得始终。
从太阳高升到落下,老兵王润清的热忱铺满了整天,红色记忆队循着老兵脑海中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点滴,细数战争年代挥洒的热血。通过这次深度访谈,我队对中国抗日的认识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队定会传承初心,砥砺前行。
此次采访老兵,他为我们解答了各个采访问题,也解决了学生们心中的疑惑,为我们进行了红色教育,在年轻炙热的心中种下了“红色”种子。
最后,王润清老同志也对学生们提出了期许:希望他们在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珍惜当下生活,努力发奋学习,以后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做一个发光发热的人。
杨馨宇
通过本次采访活动,聆听当时战争情形,王爷爷用质朴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他的军旅生活,让我们见识到战争的残酷。现如今,我们的祖国山河无恙,民族昌盛,国家富强,但我们仍应该牢记历史,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传承革命先辈的红色故事。我们更应该秉承着先辈们的精神,努力学习,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刘佳朋
这次与王爷爷的交流,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现在生活的幸福。王爷爷告诉我们,保家卫国,是那个时代赋予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老兵们用青春与血肉捍卫我们的祖国,尽管他们现在隐于人海,但英雄的风采任时光飞逝而难以磨灭。我们要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将一颗赤诚之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将爱国主义精神根植于内心深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凝聚强大力量!
感怀峥嵘岁月,厚植红色文化,让新时代青年进一步感受到老兵的革命精神,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与使命,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力争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来源:软件学院团总支